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山东机电产品进出口没能延续10年来的高增长,继年初开始下滑后,一季度全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完成10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但在一系列新政策的驱动下,山东机电进出口有望止跌企稳,走出低谷。”山东省机电办权威分析预测。一季度机电产品进出口同比降16%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机电办了解到,一季度山东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量缩减,下滑态势明显。在机械及设备、运输工具、电器及电子产品、金属制品、仪器仪表5大类机电产品中,除金属制品继续保持增长外,其余4大类产品均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下降,运输工具、电器及电子产品两大类产品降幅超过20%。据青岛海关统计,一季度全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完成10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6%。其中出口完成65.5亿美元,为去年同期的84.3%;进口完成39.2亿美元,为去年同期的83.2%。出口降幅由年初的9.9%扩大到一季度末的15.6%,降幅逐月加大;进口降幅虽然有所收窄,由年初的40.5%减少到一季度末的16.8%,但3月份当月进口降幅达到8.3%,较2月份环比增加14个百分点,下滑态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从出口市场看,一季度全省机电产品对拉美、非洲、大洋洲等新兴市场出口由年初的增长转为下降,对亚洲、北美和欧洲出口降幅较1月末分别增加6.4个、6.8个和3个百分点。需求虽不足止跌企稳现苗头对于造成当前全省机电产品进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山东省机电办副主任臧仁峰分析说,根源在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出口企业订单大幅度减少。据省机电办对部分重点企业的调研,今年以来,80%以上的出口企业订单萎缩,开工不足,且短期内全面反弹的迹象不明显。同时,国际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经营风险增大,导致国际贸易商经营更加审慎,不敢轻易下订单,且订单货值量明显缩小,使企业难以摆脱出口困境。周边国家货币贬值,也加大了出口企业的压力。臧仁峰说,今年以来,韩元累计贬值20%,印度卢比贬值11%,日元跌到了近3个月的低点,欧元兑人民币最低时跌破1:9。周边及主要出口地区的货币贬值,相应削弱了我省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而中小出口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出口的发展。“但也应看到,进入3月份以后,我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开始出现一些积极变化。”臧仁峰表示,如出口环比增长,3月份当月,机电产品出口完成23.5亿美元,同比下降17.6%,环比增长2个百分点。而且高新技术机电产品出口有回暖迹象,3月份当月出口完成7.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较2月份环比则上升13个百分点。出口负增长的企业比重有所下降,已由2月份的71.8%下降到3月份的68.9%。从政策层面看,4月1日起,国家再次提高了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率,将使我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山东省机电办建议,我省机电进出口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充分用好现有各项政策,借助第105届广交会,获得更多订单,争取机电产品进出口早日走出低谷。